
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:才高八斗
发布日期:2019-12-12出处和示例:◊《释常谈·斗之才》,“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。”◊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,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分一斗。”◊《金莲记·偕计》,“不佞姓苏,名轼,字子瞻,眉州眉山人也。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。”
成语解释:才,指才华。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,文才高超,知识丰富。
链接度量衡:“斗”既是我国古代的容量计量单位也是容器。我国古代量制通常1斗=10升,但历朝历代“升”的量值并不一致。《南史》记录的是南朝170多年的史事。南朝时“才高八斗”的八斗约合19520毫升;《南史》本身撰于唐代,唐时量制1升约合600毫升,1斗=6000毫升(唐代量制,有“大斗”“小斗”之分,此处引用的是大斗的量值,1斗约合6000毫升,无特殊说明,下同),故唐时的“八斗”约合48000毫升,以此借代来形容学富五车,才能超群。